从《这!就是街舞》,到《这!就是铁甲》,前者上线至今播放量近9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30亿,讨论量近1亿。后者更是首播破亿,被圈内视为一匹黑马。二者作为优酷“这!就是”系列网综排头兵,在2018年上半年如此不俗的成绩,让优酷一改剧强综弱的失衡状态。
不过,三大视频网站同题材撞车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爱奇艺跟优酷,前后脚相继布局街舞、机器人题材。对此,阿里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表示:“我不觉得是坏事,对用户是好事。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竞争能够让大家看到优酷整体在综艺方面的能力。”
他补充道,自己2016年就关注了说唱,并且让团队去谈《show me the money》的版权,不过当时团队有自己的判断,就搁置了。自己从2017年10月开始,就亲自抓综艺,因为不能忍受外界质疑优酷在综艺方面的能力。
不过,相较于爱奇艺内部团队打造的自制综艺,外界多认为优酷、腾讯在综艺制作上,主要依赖于外部的承制公司。对此杨伟东表示非常不认可,BAT三家每个团队都有自制团队,而且也并不觉得爱奇艺在自制方面的优势有多大。他进一步强调,不用去讲团队的优势,而是看作品的优势。
目前依托于阿里系生态的优酷,在综艺节目运作上开始思考产业化运作。据悉《这就是街舞》已经把线下巡演、线上衍生品销售等网综产业链上的环节纳入到了街舞产业链中,在拓宽网综商业边界的同时,希望推动街舞产业的发展。
杨伟东告诉钛媒体记者:“不同于明星+舞团巡演的模式,《这!就是街舞》会采用街舞剧的方式去做巡演,用场景用故事来串出整个街舞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摩院,优酷推出了一款产品——鲸观平台。该产品利用阿里各类的内容理解AI,实现了对长视频中各个片段的理解,并通过云剪辑工具,云转码能力赋能视频创作者,降低创作门槛、提质提量。
而子弹时间作为优酷今年在综艺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通过三台摄像机对场景的捕捉,再经过优酷自研的算法计算,获得三维场景转化的效果,据悉该技术将在《这!就是街舞》总决赛现场投入使用。
此外优酷技术团队在2017年搭建了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也为内容策划、制作、营销、商业化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持。据悉,超级剧集《长安十二时辰》,就是根据鱼脑平台对剧本的AI分析以及潜在主演多维度数据对比,最终确定了雷佳音是最合适的男主角人选。
以下是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演讲全文:
每年的优酷春、秋集是上下半年两次最重要的活动,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分享我们团队对行业的一些思考,当然更重要的是,邀请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我们即将带给用户的内容项目。
我们的终极对手是睡眠
首先,互联网的主战场已经从过去工具型平台的竞争转向内容型平台的竞争,单视频这一个类别,就出现了直播类,剪辑类,短视频类,社交媒体类,还有我们三个难兄难弟(优爱腾),以及电视台和线下电影院等。现状是市场上承载内容的平台越来越多,内容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
另一方面,用户的时间是有天花板的,艾瑞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互联网视频用户平均每人每天会花100分钟来看视频,但用户相对稳定的娱乐时间这个“分子”与几何级数增长的内容这个“分母”相结合,使得用户的内容消费时间变得越来越昂贵,用户对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这个要求并不仅仅是对品质的要求,更准确的描述是对内容吸引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对于内容生产和内容播出的平台来讲,我们能不能创造出吸引用户的内容,已经成为争夺用户关注度的核心要点。用一句比较极致但是非常有道理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终极对手是睡眠。随着内容的丰富度不断加大,用户时间的获取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用户愿不愿意牺牲睡眠时间关注内容,是判断内容吸引力的重要标准。
从大众爆款到圈层爆款
因为时间有限,因为选择成本高,用户越来越趋向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大众流行内容。而从供给来看,因为新媒体内容的扩张,内容丰富度也越来越支持这样的分众消费。
这意味着今天大众爆款的内容的概率越来越低,绝大部分的爆款意味着某些人群热议的内容,对另外一个人群来说可能知之甚少,圈层爆款成为新的爆款常态。即使有大众爆款,比如电影,也需要先打穿某些圈层,经历圈层爆发,再蔓延到更多人群。 比如今年的《这!就是街舞》和《这!就是铁甲》,正在播出的《北京女子图鉴》以及我们的文化类节目《晓说》、《圆桌派》。
对内容行业来说,这个趋势意味内容生产之前,对目标受众定位的洞察需要越来越精准,包括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而对商业客户而言,也必须思考品牌和商品到底最需要跟哪个核心用户群进行交流,要把这些核心用户对产品和品牌的口碑建立起来,需要匹配圈层爆款进行最紧密的联系,把你的核心用户笼络住,并且成为你第一批产品和品牌发酵的核心用户。
开源式内容链路
说这个观点之前,我举两个例子,优酷自制的《这!就是铁甲》播出第一期后,郑爽的粉丝不断@我们的官方账号,提出有创意和可执行的一些节目运营和拍摄建议。去年底,我们宣布开拍超级剧集《长安十二时辰》后,不少专业的用户给我们就演员人选、拍摄风格、故事改编提了不少建议。
过去影院和电视台相对固定的播出格式和方式,让我们的内容链路是相对闭环的,但今天因为新媒体播出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具备延展和灵活度, 内容链路从创作、制作到宣发都呈现出开放和开源的趋势。
我们发现,今天用户从项目立项就已经开始消费内容,整个过程用户都开始参与,而这种参与是不可阻挡的。创作者不可能再关上门做内容的制作、策划和宣传、分发,所以在制作者、内容和消费者用户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源式的链路,而这种链路决定了我们在对内容的生产和内容的宣发都必须进行重新的解构和重新的定义,而我认为在今天很多内容创作者完全没有意识到开源式内容链路对于整个内容生产的变革。
今天我们讲内容的时候,绝不仅仅指一个正片,一个完整的剧集、电影、综艺,我们在讲一个宣发的时候,也绝不仅仅指一个海报、宣传片,如何能够利用开源式的用户生态、消费生态,改变整个内容链路,已经成为很多内容创作者必须寻求突破,必须要去探索的方向。
超级剧集&网络剧集驱动剧集创新
在去年秋集上,我们给出了新的剧集定义,根据不同目标用户、商业模式和排播媒介把剧集分为黄金档剧集、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大半年过去, 我们发现主要依托新媒体播出的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因为不偏重广谱人群,主要围绕集中的受众人群,越来越成为驱动剧集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些创新主要表现在人设创新、题材创新和结构创新。
因为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在播出格式和方式上的灵活性,导致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在这三个方面会体现出极大的创新的爆发力。我们创作者如果还不能在人设、题材、结构上面做大的创新,意味着你做出来的可能不是合格的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
大片网综的产业化思维
网络综艺在今年开始二次升级,整个行业开始全面进入大片时代。
大片时代网络综艺在投入、制作和商业化上开始全面升级。投入升级也必然要求收入升级,原来的播出商业模式已经和大片综艺不匹配,因为新媒体平台具备丰富和灵活的商业化手段。大片综艺从策划、制作到商业化都开始产业化思考和探索。
以《这!就是街舞》为例,节目上线后,在天猫的节目衍生品也开始同步出售;另一方面,从节目筹备前期我们就把街舞选手的巡演纳入到规划中,通过节目打造明星选手,线下巡演释放节目和选手的商业价值。
技术改变文娱产业的前夜
互联网公司做内容绝不仅是电视台模式的原样照搬和简单播放,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平台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和内容数据,依赖阿里巴巴强大的算力,我们将数据工具化、模型化,可以从策划、生产、宣发、消费层面对文娱行业赋能提效。
我们相信,今天技术对文娱产业的影响也处在质变的前夜。技术会改变内容的生产方式:我们很多剧集、综艺的演员搭配方案开始通过鱼脑系统给予建议,技术会改变用户的观看场景和习惯,技术还会改变内容的表现形态,甚至改变内容的商业模式。技术会把文娱产业带向新的高度,创造更丰富的视听体验。接下来我的同事南天还会就这个话题与大家做进一步的深度分享。
尊重原创是内容扬帆出海的桅杆
今天,当我们的内容投入和品质越来越高,预示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内容具备国际竞争力,能够走向国际市场。我们和在座的内容生产者当然希望我们的文化和商品都能够走出去,带着中国文化产生全球影响力,也获得更多商业空间。但是在国际舞台的竞争,我们需要尊重国际规则,尊重原创。不尊重规则就无法参加国际竞争,更不可能获得全球影响力。
从《白夜追凶》到《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我们在原创内容上的投入在不断升级,《白夜追凶》和《这!就是街舞》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顺利地输出海外,我们也初步感受到原创内容的力量。同时,对于海外优秀的故事和模式,我们也通过获得正式版权来借鉴。比如优酷正在热播的《北京/上海女子图鉴》和即将推出的《SNL》。
我们始终认为尊重创意、尊重版权,才是我们内容具备长跑能力,参与长期竞争的最核心前提。